反思未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人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人们选择了这个汉字。这句格言与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概念有关,这些道德概念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与Bjarke Ingles一样,建筑似乎深深扎根于两个同样荒凉的前沿:要么是天真的乌托邦,要么是实用主义。BIG不是选择一个而不是相反,而是在两个对立面之间的丰富重叠中发挥作用。一个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式建筑,致力于创造文化,节约,和自然完美的地方作为一个实用目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BIG设计:建筑童话-小型张1
环形亭子_©https://www.archdaily.com/57922/denmark-pavilion-shanghai-expo-2010-big

像丹麦馆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是包容性建筑,而不是排他性建筑。一个没有概念和停滞的一夫一妻制负担的建筑,旨在一对一的兴趣或承诺的计划。展馆是一个大环线,游客们骑着门口摆放的1500辆自行车绕着圈,有机会体验丹麦的城市方式。想象一个人来到一个博览会,他或她直接去丹麦他买了他的城市自行车,骑着他的丹麦自行车去瑞典、韩国或阿塞拜疆展馆。听起来非常有趣!好吧,BIG的丹麦馆让你珍惜相同的东西。一个自行车的基础设施,有点像自行车道环绕着自己。环线连接着城市自行车的推挤,也连接着宁静蜿蜒的行人,融合在一起,令人瞠目结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BIG:建筑童话- Sheet2
小美人鱼_©https://www.archdaily.com/57922/denmark-pavilion-shanghai-expo-2010-big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BIG设计:建筑童话-小型张3
螺旋形形状©https://www.archdaily.com/57922/denmark-pavilion-shanghai-expo-2010-big

可持续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为了保持环境安全而要求人们采取强硬的生活方式的东西。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可持续的生活比标准的生活方式更有趣。可持续性不应该总是盲目崇拜,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得艰难,并在一种极其危险的协议中“没有解放”。它应该被宣称是令人向往的,是对一个国家的恩惠环境不需要调整我们的正常生活。通过丹麦馆,我们试图巩固一两个关于哥本哈根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如何提高生活水平的真实经验。从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催化剂。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BIG设计:建筑童话-小型张4
光与建筑的戏剧性的相互作用_©https://structurae.net/en/media/311898-denmark-pavilion

在结构上,展馆被构思在一起的巨大的自支撑管桁架几乎像一艘钢船的船体。façade需要打孔日光还有通风,但因为桁架的结构性能。穿孔程度随结构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展馆的立面成为阳光和黑暗的抽象模式,反映了展馆内人流和自行车的流动,这也是因为钢墙内部的力量流动。白色赋予展馆海事外观,反映了丹麦的海事传统。在逐渐变暗的情况下,façade变成了一个交互式的、戏剧性的光线照亮路人的有序的工具。展馆可能是一个白色喷漆钢整体结构,由于其热反射特性,在上海夏天的阳光下保持凉爽。屋顶采用了来自丹麦的轻质蓝色表面纹理周期路径。在建筑内部,地面铺有轻质环氧树脂屋顶,蓝色的自行车道是建筑的特色。阳光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外pavilion_©https://www.china briefing.com/news/shanghai - - 2010世博会丹麦pavilion/

一个连续的几何环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具有独特和激进的设计和BIG的转弯哲学建筑成诗.《小美人鱼的童话》是一个关于离开你的家,去遇见另一个融合了丹麦和中国两种文化的世界的故事,也许它主要是一个关于一个信念的故事:放弃自己的一部分,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作者

参观的地方;一个迷恋一切迷人事物的女孩。你会经常在书架后面找到她。她着迷于身边的故事,通过文字编织新的冒险和旅程。她好奇心强,观察力强,集所有优点于一身。她是一颗温柔的心,散发着苹果酒、文字和画笔水的味道。

写一个评论